「聚像」从宇宙天地到细微之物的连接:关于尹秀珍的作品《刺天》
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层大厅的巨型装置《刺天》,是尹秀珍最新个展中最具分量的一件作品。它以极大的体量散发着艺术家强大的创作能量,在将艺术家的创作扩展到宇宙太空的维度同时,又回归到具体的人的温度。事实上这组装置共由《飞行器》《刺天》《补天》三件作品组成,如同一场叙事的不同段落,浑然一体。
其中创作于2008年的《飞行器》曾经参展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作品将一台农用手扶拖拉机、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以及一架用铝皮和日常用品模拟制作的波音747民航飞机嫁接在一起,呼应了当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古老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时代跨越中所面临的现实诘问。而三种代表不同时代的机器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角力,中间的空腔形成了一个汇聚的空间,似乎可以将这个世界上不同身份、立场与阶级的人群的意识交融在一起。
与16年前展览现场不同的是,原本覆盖在金属框架上的白色旧衣物缝合成的外皮不见了,并以一种敞开的姿态邀请观众进入一种,提示着我们这个封闭的空间与外在世界之间好像并无二致。
当然我们仍可以看到尹秀珍作品中最熟悉的织物与缝纫这种创作材料和方式。在《飞行器》顶部连接着一根15米长的金属针直指苍穹,它在尺度上给人以极大的陌生感,却又像极了缝纫针这种普通到常常被忽略的工具的纪念碑;这件作品名为《刺天》,与展览同名,按常理来讲应该也是展览的核心所在:它最大程度上向我们呈现了尹秀珍的创作中从宇宙天地到细微之物的连接。
刺天的动作与最后的补天行为在叙事上形成了闭环,在这组装置的最上方,一张巨大的由旧衣服缝制而成的天空组成了作品《补天》。这是尹秀珍最衷爱的材料,它的出现离不开艺术家儿时母亲在北京服装厂工作的家庭生活经验,以及自己从小练就的对缝纫和编织技艺的熟稔。在展览开幕前的两个月开始,艺术家公开收集了带有天空颜色的旧衣服,携带着不同记忆的旧衣物共同缝补成一片破碎而多彩的天空,让人很难不条件反射般想起“女娲补天”这个古老的故事,而在今天这个破碎的世界现实面前,刺天与补天,破坏与重构之间似乎又有了全新的内涵。